科技之家

科技之家,汇聚专业声音 解析IT潮流

滚动 >

首页 > 滚动 >

泗县介绍(泗县建制沿革)

来源: 时间:2023-06-30 11:23:02

  泗县,古称虹县、泗州,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,地处安徽省东北部,东邻泗洪,西接灵璧,南连五河、固镇,北至东北与睢宁、宿迁毗邻。截至2022年,全县总面积1857平方公里,总人口96.27万人,辖15个镇、3个街道办事处、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(泗县当涂现代产业园)。2021年,全县地区生产总值(GDP)287.74亿元。先后获评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、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,大庄镇曙光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。 泗县属于暖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,适于各类农作物生长,尤其是农林牧生产条件得天独厚。突出发展食用菌、山芋、金丝绞瓜特色产业,食用菌年总产量达6400吨,“泗县粉丝”“泗县草莓”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。 年末全县共有小学97所,普通中学 27所。全县共有卫生机构263个,其中,医院、卫生院27个,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个,妇幼保健站 1个,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。 泗县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,早在夏朝即始建制。夏、商时期,属徐州。周时属青州。春秋战国时期,先属宋国,宋灭后,属楚国管辖。秦始皇统六国后 ,属薛郡。后在潼城(今泗县潼城)增设僮县,与夏丘境属泗水郡。西汉置夏丘县,属沛郡。东汉时,属下邳国。北周改夏丘为晋陵县,后与朱沛郡的高平县并置泗州。自此,泗州登上历史舞台,前后延续1400余年。区位优越,交通便捷,343、104国道和303、329省道穿境而过,泗许高速、徐明高速全线贯通。泗县的特色美食有刘圩大饼、神仙大五荤、绿豆饼炒牛肉等。有着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隋唐大运河“唯一”活态遗址、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、中国山芋之乡、中国金丝绞瓜之乡、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、中国药物布鞋、皖东北革命根据地“七大名片”。

  中文名:泗县

  外文名:SiXian

  别名:泗州、虹县

  地区生产总值:270.99亿元(2020年)

  人均生产总值:33511元(2020年)

  政府驻地:泗城镇汴河大道

  邮政编码:234300

  地理位置:安徽省东北部

  气候类型:温带半温润季风气候

  汽车站:泗县长途汽车站

  行政区划代码:341324

  矿产资源:石灰石、磷矿

  坐标:北纬33°16′—33°46′,东经117°40′—118°10°′

  县委书记:李光超

  面积:1787平方千米

  人口数量:总人口96.2万人(2021年)

  行政区类别:县

  国家/地区:安徽省宿州市

  下辖地区:3个街道、15个镇、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

  电话区号:0557

  著名景点: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、蟠龙山、清水湾公园、瑞麟菴、阴陵山

  机场:徐州观音国际机场

  火车站:泗县站、泗县东站

  车牌代码:皖L

  传统戏剧:泗州戏

  县长:王汝娜

  荣誉:2021年6月,入选“2021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”,排第89名

  泗县建制沿革

  概括

  原始社会晚期,泗县境内就有人类生活。县城西南约20千米佘家台,有新石器时代遗址,属龙山文化。古为淮夷地,又称九夷。

  三代尧封禹为夏伯,在此建邑,名夏丘(邑治遗址在今县城东南1里许),属徐州。

  商沿夏制。周时属青州,春秋时,初属宋,宋灭属楚。

  秦始皇统一中国,属薛郡。后在潼城(今泗县的潼城)增设僮县,与夏丘境属泗水郡。

  西汉置夏丘县,属沛郡。

  东汉时,属下邳国。

  北周改夏丘为晋陵县,后与朱沛郡的高平县并置泗州。

  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复夏丘县,属泗州。

  唐武德四年(621年),置虹县(治今五河县境)。六年废夏丘入虹。之后,虹县移治夏丘,属仁州。贞观八年(634年),废仁州,虹县属泗州。元和四年(809年)改属宿州。大(太)和四年(830年),废宿州,复属泗州。后复置宿州,治于虹,虹县再属宿州。五代时沿唐制。

  宋元祐七年(1092年),虹县属淮南路。绍兴九年(1139年),改属淮东路泗州。十一年属南京路泗州。建炎后没于金,虹县仍属南京路泗州。元置行省、路(府)、军(州)、县4级建制,虹县初属河南江北行中(尚)书省(又称河南行省)淮安府泗州,继属江北淮东道。至正二十七年(1367年),改属临濠府泗州。

  明洪武六年(1373年)九月,泗州改属中立府。七年八月属凤阳府,属凤阳府泗州。

  清初沿明制,后实行省、道、府(直隶州)、县4级制。顺治二年(1645年),虹县属江南省凤阳府泗州。康熙六年(1667年),江南省分置安徽省。雍正三年(1725年),泗州升为直隶州,虹县仍属凤阳府。乾隆四十二年(1777年)泗州迁州治于凤阳府虹县,并虹县入泗州,虹县降称虹乡,至此泗县始为泗州州治。

  中华民国元年(1912年)4月废州制,改称泗县,直属安徽省。民国三年(1914年)6月,安徽省设3道,泗县属淮泗道(驻凤阳县)。民国二十一年(1932年)10月废道,泗县为安徽省第七区首席县,治泗城。后改行政督察专员制,泗县属第六区,专员公署暨泗县政府治泗城。

  民国二十七年(1938年)11月7日,日本侵略军小川部侵占泗县城,六区专员公署暨泗县政府先后迁治于郑集、双沟、管镇等地。民国二十九年(1940年)3月,中国共产党组织接管国民政府在皖东北政权,建立抗日民主政府。同年10月,撤销泗县建制,以泗县为中心,结合邻县。成立泗东、泗南、泗宿、泗北、泗五灵凤5个办事处。民国三十年(1941年)4月起,办事处先后撤并为泗南(治今江苏省泗洪县双沟、罗冈一带)、泗宿(治今泗洪县臧桥)、泗五灵凤(治今五河县申集)、(治今泗县黄圩区三侯家)3个边区县,次年春增设泗灵睢县均属苏皖边区行政公署。泗县沦陷区的伪政权,先是维持会,后为县政府,治泗城,先后属苏淮特区和淮海省。民国三十四年(1945年)8月日本投降,汪伪泗县政府亡。9月,抗日民主政府撤销边区县,恢复泗县建制,属苏皖边区淮北地区第七专区。专员公署、中共地委暨泗县政府治泗县城。

  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7月,国民政府军进占泗县,泗县人民民主政府东撤,国民政府在泗主政。改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。民国三十六年(1947年)11月后,复建人民民主政府,先后恢复原4个边区县制,属苏皖边区淮北地区第七专区,县政府均驻农村,无一定地点。民国三十七年(1948年)5月起属豫皖苏边区江淮区。10月,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泗县。

  1949年4月21日,恢复泗县建制,治大庄;5月迁治泗城,属皖北行署宿县地区。1952年,属安徽(宿州)专区。1956年属蚌埠专区。1961年属宿县(宿州)专区,沿续至今。

  2005年,三湾乡并入泗城镇,瓦韩乡并入草沟镇,徐贺乡并入屏山镇,小梁乡并入黑塔镇。(2004年批复)

  2011年5月,将草庙镇大刘、于圩二村委托给泗县经济开发区管理;调整后,草庙镇实际管辖4个村,经济开发区实际管辖8个村。

  2011年,长沟镇阴陵山村更名为四河村。

  2015年,泗城镇撤销三王村,设立虹乡社区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