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之家

科技之家,汇聚专业声音 解析IT潮流

24小时 >

首页 > 24小时 >

南阳介绍(南阳建制沿革)

来源: 时间:2023-05-15 10:51:54

  南阳,古称“宛”;别称“玉都、药都”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、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。是河南省辖地级市。截至2021年末,全市现辖2行政市辖区、4个开发区、11个县(市),总面积2.66万平方公里,总人口962.90万人,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4342.22亿元。 南阳是三面环山、南部开口的盆地,地处伏牛山以南,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,因此造就了诸多矿产资源。截至2020年末,全市已发现的矿种85种,其中南阳独玉系中国四大名玉之一,色彩斑斓,素有“东方翡翠”之称。 截至2021年末,全市各类学校共计2348所,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6个,省级重点实验室7个。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,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9个,卫生机构10141个。 南阳历史悠久。早在五六十万年前,与北京猿人生活于同一时代的“南召猿人”就使用打制石器,过着采集和渔猎生活,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。商代为“南乡”,有谢、楚、邓等国。西周时,南阳属荆州,因在周的南部,被周人称为“周南”。战国分属楚、韩。秦初置南阳郡,为全国36郡之一。汉承秦置,仍置南阳郡,兼有弘农郡地。晋置南阳国和义阳、顺阳郡。南北朝时建置变化无常。隋设南阳郡、阳郡、淅阳郡,兼有淮安郡和舂陵郡地。唐、宋设唐、邓二州。元、明、清设南阳府。中华民国设行政督察区。1948年11月4日,南阳全境解放,国民党统治结束。1949年3月,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决定,成立南阳地委、专区。1949年12月15日复置西峡县。1965年5月16日,泌阳县划归驻马店专区。同年11月13日成立社旗县。1994年7月,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阳地区,设立地级南阳市,2010年12月,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南阳新区,副地级规格。

  中文名:南阳

  外文名:英文Nanyang City阿拉伯文نانيانغ朝鲜文남양시

  行政区类别:地级市

  国家/地区:华中地区、河南省

  政府驻地:南阳市卧龙区中州中路291号

  电话区号:0377

  著名景点:丹江大观苑、卧龙岗、医圣祠、宝天曼、内乡县衙、西峡老界岭

  机场:南阳姜营机场

  火车站:南阳站、南阳东站、邓州东站

  车牌代码:豫R

  市委书记:朱是西

  城市精神:崇文、向善、思进、担当、奉献

  城市口号:大美南阳、活力南阳、幸福南阳

  高等院校:南阳师范学院、南阳理工学院

  城市定位:豫鄂陕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

  年平均气温:14.4-15.7℃

  面积:2.66万平方公里

  别名:南都、帝乡、玉都、药都、曲艺之乡

  地区生产总值:4342.22亿元(2021年)

  下辖地区:2个市辖区、10个县

  主要民族:汉族

  邮政编码:473000

  地理位置:河南省西南部

  气候类型:亚热带季风气候

  方言:中原官话-南鲁片、信蚌片

  名人:范蠡、张衡、张仲景、姜尚、黄忠、彭雪枫、二月河

  行政代码:411300

  建成区面积:148平方公里(2017年)

  市花、市树:月季、玉兰

  人口:962.90万人(2021年常住人口)

  市长:王智慧

  人均生产总值:44894元(2021年)

  南阳建制沿革

  四五十万年前,“南召猿人”就在白河上游繁衍生息。与北京人大致处于同一时期。现存有南召县杏花山猿人遗址。

  约在五六千年前,这里就出现了村落和房屋,产生了农业、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。

  夏朝初,禹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,见唐杜佑《通典》:“邓为禹都”。尧曾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,舜帝其子曾封于南阳。

  商朝、周朝时,现南阳境内有申、邓、谢等诸侯国。

  西周时,南阳属荆州,因在周的南部,被周人称为“周土”。周代天子非常重视这片富庶的土地,曾分封了申、吕、谢、郦、蓼、曾、鄀、许等诸侯国。

  春秋时楚设宛邑,楚国属地,称为宛,楚国在丹阳(淅川县)建立国都,冶金业发达,为全国著名的冶铁中心。

  战国后期为秦所据。秦昭王三十五年(公元前272年),初设置南阳郡。

  春秋战国时期,南阳已成为全国八大都会之一,已开始使用铁器,有了冶铁、蚕丝等手工业和商业,特别是铸铜业发展迅速,工艺水平较高。

  秦统一六国之后,“迁不轨之民于南阳”,使六国富豪和擅长经营的商人及手工业者云集南阳,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,尤其冶铁业发达,成为全国冶铁中心。

  西汉和东汉仍置南阳郡,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,南阳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。西汉时,南阳水利与关中郑国渠、成都都江堰齐名,并称全国三大灌区。全国设工官的9个地区和设铁官的46个地区之一。

  东汉时,光武帝刘秀起兵南阳,成就帝业,南阳被称为“帝乡”。诸葛亮躬耕南阳卧龙岗,刘备三顾茅庐,诸葛亮提出“三分天下”之计。太守杜诗修治坡池,广拓田土,全郡可灌农田4万顷,这时的冶铁用水排, 水力鼓风机鼓风,大大提高了冶铁效率,特别是采用球墨铸铁,提高了冶铁工艺水平,这一技术的使用比欧州早1000多年。当时南阳郡人口240万,为全国各郡之冠。郡城周长36公里,比1990年市区面积还大。汉代南阳人才辈出,灿若繁星。不仅刘秀的28个开国元勋大多出自南阳,还涌现出张衡、张仲景闻名世界的伟大科学家和医学家。汉代达官贵人死后流行厚葬,南阳出土众多的画像石和画像砖,是一部“绣像汉代史”。

  三国时期:南阳为魏国所有,隶属荆州。

  晋代:南阳曾为南阳国,辖十四县,都宛。

  隋朝:(607年)先将郡改州,后又将州改郡,今南阳市辖南阳郡、淯阳郡、淅阳郡、淮安郡(包括平氏、桐柏二县),义阳郡的淮源县、舂陵郡的湖阳县等都在今南阳市内。

  唐朝,天下设为十道,南阳属山南道管辖。自唐高祖李渊至玄宗李隆基90年间,南阳先后设置纯州、郦州、淅州、北澧州、宛州、淯州、显州、湖州、新州、鲁州和仙州等。玄宗天宝元年(742年)改州为郡,邓州称南阳郡,唐州称淮安郡。肃宗乾元元年(758年)又改郡称州,县加以合并,今南阳市有泌州淮安郡和邓州南阳郡。经过贞观、开元之治,南阳农业兴旺,工商业繁荣。李白在《南都行》中说:“清歌遏流云,艳舞有余闲,邀游盛宛洛,冠盖随风还。”

  宋朝:南阳归京西南路管辖,南阳叫武胜军,设唐、邓二州,州下设县,邓州辖穰、南阳、内乡、淅川、顺阳五县。唐州辖有泌阳、湖阳、桐柏、方城等县。

  元朝:将原南阳郡改为南阳府。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。辖五州,其三在今市内;南阳府自领镇平、南阳二县;邓州领内乡、顺阳、淅川、新野、栾川五县;唐州领泌阳、湖阳、桐柏、方城等县。其他二州辖临汝、伊川、郏县、宝丰、鲁山、叶县、舞阳、卢氏、栾川等县。其间曾将淅川、顺阳合并到内乡。

  明朝初年,南阳是朱元璋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柽的封地,永乐年间在南阳城内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唐王府,成化年间又建造9座郡王府,南阳城内皇亲贵胄,车水马龙,商业随之活跃,山、陕、江、浙、川、鄂客商纷到沓来,各种商务会馆、公馆在各地兴起,粮食、棉花、生丝、烟草、绸缎、油料、皮毛、木材、药材、铜器、铁器等大量涌入市场,并行销全国各地。当时的南阳可谓百业俱兴,建筑、园林、绘画、雕塑、书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。

  清朝康熙年间,建筑业尤为发达,武侯、山陕会馆等古建筑巍巍壮观,富丽堂皇,南阳是北京通往湖广和云贵川的交通要道,陆路驿道与水路码头相接,有“南船北马”之称。山、陕、江、浙商贾云之集,工商业兴旺,南阳成了豫西南的经济中心。光绪十年,镇平开始生产丝绸,并远销欧洲及东南亚各国。

  民国时期:河南设十一个行政区,南阳为第六行政区,辖十三个县:南阳县、南召、唐河、镇平、方城、邓县、内乡、桐柏、新野、淅川、泌阳、叶县、舞阳县。

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:(1949年)成立后,南阳行政公署划走叶县、舞阳。析出西峡、南阳市,仍辖十三个县市,即南阳市、南召、方城、泌阳、唐河、新野、桐柏、镇平、淅川、邓县、内乡、西峡、南阳县。

  1949年3月,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决定,成立南阳地委,并宣布南阳专署原辖的叶县、舞阳两县划归许昌地区,南阳市、南阳县、南召县、镇平县、内乡县、淅川县、邓县、新野县、唐河县、桐柏县、泌阳县、方城县12个县

  

  (市)属南阳专署管辖。

  1965年11月13日,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,南阳专区辖属13县(市),即:南阳市、南阳县、南召县、镇平县、内乡县、淅川县、邓县、新野县、唐河县、桐柏县、方城县、西峡县和社旗县。

  1966年,南阳行政公署仍辖十三县市,但划走泌阳县,析出社旗县,这十三个县市分别为南阳市、南阳县、南召县、方城县、唐河县、新野县、桐柏县、邓县、淅川县、内乡县、西峡县、镇平县、社旗县。

  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阳地区,设立地级南阳市,实行市带县的领导体制。

  2014年,邓州市试点省直管。

  2016年,邓州市被河南省规划建设为南阳市市域副中心城市。

相关文章

Win